谷歌香港首届 Search Central Live(SCLHK)总结:AI与电商时代的SEO新方向

SCLHK:2025-2winter

今天,谷歌在香港南丰纱厂举办了首届地区性 Search Central Live(简称 SCLHK) 。作为谷歌常规 SEO 会议,SCL 的核心是聚集全球 SEO 从业者交流经验,但与 DeepDive 会议不同,本次会议以 “快节奏 + 短话题” 为主,更侧重实战话题的高效讨论。本次核心主题聚焦 “AI 与电子商务”,以下是我对会议关键议题的核心内容整理。

一、SEO 的 “品质” 本质:以人为本,而非形式

谷歌对 “品质” 的定义与中文含义一致,但更强调 “以人为本” —— 这一原则在谷歌搜索官方文档开篇即明确,搜索的本质是为用户服务,内容最终是否有价值,决定权在用户需求是否被满足。结合会议内容,“品质” 的核心可拆解为两点:
覆盖 EEAT 基础,但不止于基础优质内容需满足 “内容深度、广度、有效性、实效性、真实性、权威性”(EEAT 核心要素),但不能仅停留在这些维度。比如 “内容真实性”,需结合用户当下需求,而非单纯堆砌信息。
AI 创作的 “努力阈值” 是关键谷歌明确不禁止 AI 创作,但反对 “无努力的 AI 批量产出”。比如直接让 AI 无大纲、无实时信息检索地生成内容,虽可能短期内产出数十万页面,但这类内容的 “人工投入度” 远低于人工调研创作 —— 这里的 “努力” 指 “人对 AI 的指导成本”,而非 AI 自身的学习量。举例来说,若要创作 “SCLHK” 相关内容,初级 AI 可能因无实时数据而乱编;但如果先告知 AI “SCL” 是 Google Search Central Live 的缩写,SCLHK 是香港地区会议”,再开启联网检索,本质是增加了 “人工指导努力”,这类 AI 内容才符合品质要求。谷歌第三方评审更关注 “内容是否经历过调研、斟酌、修正”,即使是 AI 创作,只要投入足够人工努力,就可能被认可;反之,无努力的低质内容即使暂列首页,也会因 “非最优选择” 被后续优化替换。

二、AI 与谷歌搜索:别追新功能,先守基础标准

我们需要AISEO吗?

会议中,“是否需要专门适配 GEO 优化” 是高频问题,结合 Google Overview、AI Mode、Gemini 等工具的特性,谷歌给出的答案很明确:无需刻意适配工具格式,先做好基础优化。
核心逻辑是:谷歌爬虫与算法的目标始终是 “筛选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”,无论是 AI Overview Mode、AI Mode 还是 Gemini,最终都是从优质内容中提取信息并展示。与其纠结 “适配工具的特殊格式”,不如优先做好三点:

  • 内容结构是否清晰,是否匹配用户搜索意图;
  • Core Web Vitals(核心网页指标)是否达标;
  • 内容品质是否符合 “以人为本” 原则。

AISEO

三、电子商务 SEO:抓取、索引与重复内容的破局点

电商 SEO 的核心痛点是 “产品 SKU 激增导致的抓取与索引问题”,这一话题在曼谷 SCL 会议中已提及,本次会议进一步补充了实战方案,核心围绕 “动态 URL、重复内容、抓取预算” 展开:

  1. 两种 SKU 页面模式的优化方案
    电商 SKU 通常按 “尺码、颜色、材质” 区分,不同页面模式对应不同优化逻辑:
    页面模式 特点 优化关键
    单链接切换 SKU 点击 SKU 属性,URL 不变,仅页面图文切换 用结构化数据列出所有 SKU 的 offer 信息,方便 GoogleBot 抓取全品类
    多链接切换 SKU 点击 SKU 属性,URL 变化(如动态参数?productId=x,或独立路由) 先判断 SKU 差异:若图文、详情几乎一致(仅标题加属性),需避免重复;若差异大(如功能不同),可独立成页抓长尾词
  2. 重复内容与抓取预算的解决策略
    重复内容处理:若多链接 SKU 页面重复率高,优先保留 “无动态参数的主链接”—— 已有权重的动态链接可 301 重定向到主链接,未索引的可在 head 中加 Canonical 标签指向主链接;
    抓取预算优化:谷歌会给每个网站设定 “抓取预算”,页面越多、重复内容越多,爬虫越难抓取新页面。即使是数万级页面,也建议优化重复内容,让爬虫优先抓取新品页面;若服务器频繁返回 500/499 错误,谷歌会提前停止抓取,需优先保障服务器稳定性。

四、国际化与本地化:内容受众比标签更重要

国际化 SEO 的核心误区是 “过度纠结子域名 / 文件夹形式、hreflang 标签”,会议明确:内容受众定位比形式更关键。
标签与内容的匹配原则:若内容是中文,即使子域名是en.xx.com、hreflang 设为 en,谷歌仍会将其推给中文用户;但如果是 “中文 + 英文混合内容”,需明确 hreflang 标签,避免用户看到不匹配的语言;
中文地区的细分定位:针对中国香港、台湾、澳门、内地用户,需通过 hreflang 或 lang 标签明确区分 —— 比如面向香港用户的繁体中文内容,标签需精准指向 “zh-HK”,避免因地区模糊导致流量流失;
警惕自动化翻译的重复风险:批量自动化翻译生成多语言内容,本质是 “无价值重复”,会拉低整体站点品质,需人工优化翻译内容的本地化适配(如地区性用词差异)。

五、图片结构化数据:电商的 “隐形流量入口”

电子商务场景中,图片(含视频)的结构化数据必不可少,尤其是 AI 生成图片的使用,需结合 “用户接受度” 判断:
若用户搜索 “太阳花鲜切花束”,AI 生成图需确保 “与实物一致性”—— 避免用户因 “图货不符” 产生售后;
若搜索 “夏商周历史演进图”,AI 生成图经人工审核(无时间线错误等幻觉)后可使用,这类 “辅助说明类图片” 对准确性要求低于实体商品;
实体商品(如鞋子)建议用真实拍摄图,AI 图若无法 1:1 还原细节(如材质纹理),可能影响用户决策,反而不利于转化。

图片结构和索引简单概括:图片应该有 alt 标签,alt 标签应该有描述性,语义性,可读性,可访问性。索引可以专门提供图片站点地图。

最后想说的是,SEO 的不变核心 —— 以用户需求为锚点

AI 创作、电商抓取,还是国际化优化,SEO 的不变核心始终是 “回归用户”:内容是否解决用户问题、页面是否方便用户浏览、商品信息是否帮用户决策。对 SEO 从业者而言,与其追逐谷歌新功能,不如先夯实 “内容品质、基础优化、用户体验” 这三个基本盘。关于 “品质” 与 AI 创作的深度结合,后续可展开专题探讨,比如如何通过提示词工程提升 AI 内容质量、如何建立 AI 内容的人工审核标准等。